首页 > 债务百科

婚姻期间有债务离婚怎么办

来源:上海要债公司 阅读:

时间:2025-03-09 12:41:02

  婚姻期间有债务离婚怎么办

  一、核心处理规则解析

  1. 夫妻共同债务

  认定标准:

  用于共同生活(如家庭日常开支、子女教育、医疗费用);

  用于共同生产经营(如夫妻共同经营的企业负债);

  基于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如共同签字借款)。

  法律后果:

  双方需用共同财产清偿;

  若共同财产不足或已分割,可协商清偿比例;

  协商不成时,法院根据双方经济能力、抚养子女情况等判决(例如:一方承担60%,另一方承担40%)。

  举例:

  丈夫借款10万元用于家庭装修,即使妻子未签字,也属于共同债务;若离婚后双方约定各承担5万元,但丈夫无力偿还,妻子需先全额偿还债权人,再向丈夫追偿5万元。

  2. 夫妻个人债务

  认定标准:

  以个人名义借款,且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如赌博、奢侈消费);

  婚前债务未用于婚后共同生活;

  因个人侵权行为产生的债务(如交通事故赔偿)。

  法律后果:

  由负债方以个人财产偿还;

  配偶无法律义务承担,债权人不得向其追讨。

  举例:

  妻子婚前借款50万元购买个人房产,婚后未用于共同居住或收益,离婚时仍由其个人偿还。

  二、离婚债务处理实操指引

  1. 关键证据收集

  证明债务用途:银行流水、消费凭证、聊天记录(如借款时说明用途);

  证明债务时间:借条、合同签署时间(区分婚前/婚后);

  证明非共同意思表示:如单方借款且未告知配偶。

  2. 协议优先原则

  离婚时可书面约定债务分配(需明确具体债务及承担比例);

  注意:内部协议不得对抗债权人,即债权人仍可要求任何一方偿还,但偿还方可依据协议向另一方追偿。

  3. 诉讼争议焦点

  法院审理时会重点审查:

  债务是否真实存在;

  借款时间、用途是否与家庭共同生活相关;

  负债方是否存在转移债务风险的行为(如虚构债务)。

  三、风险提示

  “被负债”风险

  若一方虚构债务(如与亲友串通伪造借条),需及时举证债务不真实或非用于共同生活。

  执行风险

  即使法院判决债务由一方承担,若其无偿还能力,债权人仍可能通过执行程序冻结夫妻共同财产中负债方的份额。

  四、总结建议

  离婚前厘清债务性质,区分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

  保留书面证据,避免口头约定;

  协商为主,诉讼兜底,降低纠纷成本;

  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针对大额或复杂债务制定应对策略。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64条(共同债务认定)、第1089条(离婚债务清偿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